「接納」與「自我感覺良好」的差別
「心理師,我覺得人啊,不能太滿足於現狀,要適時地逼迫自己、不放過自己,才有機會成就一番大事呀!」
這是我在跟個案、講座聽眾們談接納時,最常聽到的說法。許多人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恐懼,認為如果我放鬆了、認為自己夠好了,就不可能進步了。有這樣的害怕是因為,他們想像中的接納,是接納現狀,什麼都不必改變,自我感覺非常良好,這會引發高自我要求者的焦慮:「接納了然後呢?我就什麼都不用做了嗎?」
什麼都不做、什麼都不想,頂多只能稱為「放空」,也許暫時有舒緩身心的功能,但「接納力」是一種需要持續保持的能力,甚至可以說是一種信念。它蘊含在你所有處事、待人、對自己和世界的想法中,而我們需要「有意識」地去運用它,而非期待它會在你躺在床上時自動產生。
接納力需要刻意地透過與自我對話、書寫、和世界互動後的反思而得來,所以不用擔心擁有「接納力」之後會變成一個廢人。
相反地,你會開始感受到內在空間變得寬敞、明亮,你的行動力開始以它自然的速度運行,你看待自己的眼光,使你更自在地活在這個世界上。
所以,「接納」與「自我感覺良好」差異甚鉅,甚至這兩種人散發出的「自尊」也有根本意義上的不同。
「防衛型」自尊與「接納型」自尊
自尊和自信一直是我們現代心理學提倡的概念,喜愛自己、信任自己、懂得照顧自己、尊重自己的能力與價值,的確是維持人類身心平衡的關鍵點,但真的有自信、高自尊的人就身心平衡嗎?我猜你們應該看過一些身邊「自我感覺良好」的人,像是活在虛假的粉紅泡泡中,不願面對現實。
談到這裡,我想與你說明「接納型自尊」(我們所渴望的自信、自尊),與「防衛型自尊」有什麼不同。《收入不平等》(The Inner Level)的作者理查.威金森(Richard Wilkinson)與凱特.皮凱特(Kate Pickett),兩位英國流行病學家整理過往對「自尊」的研究後發現,焦慮感與自尊之間有著矛盾的關係。
一般我們常以為,自尊感高的人往往在應對進退上更有餘裕,因此推估他們相較於自尊感低的人,更不易有焦慮感,也就是自尊與焦慮的程度應恰好相左。
然而威金森與皮凱特卻意外發現,事實上,當焦慮感增加時,我們的自尊也可能會跟著變高,這到底是什麼原因?
作者蒐集了世界各國多份研究後才了解,在貧富差距較大、死亡率較高的國家,民眾對自己的身心健康狀況「感覺」反而更良好;在社經地位較低的人身上,反而越是誇大自己渴望擁有的特質。
澳洲心理學家史蒂夫拉夫南(Steve Loughnan)稱這個狀況為「自我提升」(Self-enhancement bias)或「幻想優越感」(illusory superiorty),是為了自我保護、避免外在威脅而產生的防衛型自尊。意思是當我們主觀感覺自己比不上他人,擔心他人對我們有負面評價時,我們會運用「防衛型自尊」當成面具與盔甲,像個明明很害怕的小男孩,硬是要ㄍㄧㄥ出一副無堅不摧的模樣,對挑戰他的人大吼:「來啊!誰怕誰!」展現自己的厲害。
也像有些人參加同學會時,即使自己過得不太好,仍要穿金戴銀地出席,生怕被人瞧不起,這種「防衛型自尊」雖然暫時保護了我們,但長期下來卻會使我們更無法坦承地面對自己與他人。
而「接納型自尊」則是在深刻地認識自己、客觀評估自己後產生的自尊,不需透過貶低他人或抬高自己,就能感受到自己的價值。當你了解並接納自己所有的優點、缺點、為人知與不為人知的面向後,你對其他人的評價、感受會變得更為平靜,不會再於第一時間急著否認;甚至可以區分他人在對你進行評價、攻擊時,是否是因為對方自身被勾起了自我陰影魔獸的關係,進而對對方有更多的同理與慈悲,而不是瞬間掉入「你怎麼能這樣說我!」的忿恨情結裡。
防衛型自尊與他人息息相關,本著保護自己的心,我們會下意識在環境中搜索其他人的喜好,並試著符合外界對我們的期待,要求自己去展現對方想看到的特質,即使這個特質並不符合我們的天性,我們依然會假裝自己有。
然而,若擁有接納型自尊的人,則能清晰地了解到也許自己的某部分不符合大眾口味,但我們仍有獨特的價值,因此能運用個人特色,為世界帶來只有你能創造的美好。
「努力」與「實現自己」
害怕「接納」這個概念的人,也有一個共通的傾向,那就是「過度努力」,走路、吃飯、說話、工作總是匆忙又用力,甚至身體肌肉都會不自覺緊繃僵硬,直到按摩師無奈地說:「先生/小姐,你肩頸好硬,壓力很大齁?」才猛然驚覺,自己怎麼累成這樣;努力不是不好,只是經常造成反效果。
請大家回想以前在學校讀書時期的經驗,當你在準備喜歡的科目和討厭的科目有何不同?是不是讀起喜歡的科目毫不費力,就算不懂的地方也願意一頭栽進去瞭解,甚至讀到忘記吃飯休息、忘記自己是誰;但當你在讀討厭的科目時,是不是覺得度日如年,很容易分心,不斷轉筆、抬頭看時鐘,心想,到底可以吃飯了沒啊∼時間怎麼過這麼慢!
這時候,老師或父母就會來告訴我們:「你不能一直念自己喜歡的科目,要分配更多時間給不喜歡的呀,這樣才能拿高分,才會考上好學校!」
所以我們開始學會「努力」,那是一種明明很痛苦,卻得咬牙捏大腿去完成的感受,並且我們深信,這是對的,痛苦才能激發潛能,痛苦才能讓我變得更好。所以長大成人後,遇到我們不是那麼喜歡的工作,我們最常做的就是忍耐,和內心抗拒的聲音辯論;然後認為自己應該要再努力一點,撐下去,卻沒有花時間探索,到底哪裡才是最適合我的位置?哪裡才能讓我的價值最大化?
大多數的人類都不是全方位天才,也有天生能力的差異,但我們一定有比較偏好、擅長、喜愛的領域,那就是所謂的「天賦」所在。我們在進行自己喜歡的事時,會不自覺地進入一種「心流」(mind flow)經驗,心理學家米哈里.契克森米哈伊(Mihály Csíkszentmihályi)提到,當我們在進行一項與自身潛能契合的活動,並得以克服挑戰,會是最樂趣滿盈的時刻,這時候雖然你也的確需要花一點力,但你的內心並不痛苦,因為你正在「實現自己」。
找到天賦、實現自己需要一些探索的歷程,也許有人很幸運,在念書時期就已經找到自己的天賦,一路順暢地隨著夢想邁進,及早投入與磨練;但我相信,有更多人和我一樣,徬徨懵懂了整個求學期,因為逼人的考試制度、無聊的教育形式而無心投入學業,興趣又被世俗觀點斥為不學無術,出社會後度過好幾年渾渾噩噩地上班族生活,領著微薄的薪水,做著年復一年、日復一日的制式化工作,偷偷擔憂著,是否這輩子我就只能這樣了呢?
這段低潮期喚醒了我,讓我開始探索自己、重新認識自己,決定踏入心理諮商的領域,說也奇怪,以前念書每三分鐘分心一次、數學每個學期都被當的我,竟然可以津津有味地念兩小時的心理學、算三個小時的統計,此時我才真正了解什麼是「實現自我」。原來,我可以念書,原來「念對書」、「做對事」可以如此毫不費力!
如何判斷我們是自我接納,還是自我感覺良好?
如果你還是擔心練習「接納」後,會變得太廢、太脫離現實,我在這裡針對三個常見情境提供判斷準則,讓你放膽接納自己。
●當你不想做一件事時
接納的狀態:清晰地思考過你不想做的理由,或聽從身體發出的直覺訊號,是跟你的特質、天賦與渴望的生命狀態有關,並真誠地看見自己的優劣勢。
自我感覺良好的狀態:想逃避可能會失敗的機率,害怕出糗,或是擔心別人的評價所以不想做,因為這些都會威脅到自尊,讓我們感覺不良好。
●當你想休息、娛樂時
接納的狀態:評估最近的工作、生活型態,以及靜下來感受身心需求,聽從內在聲音決定是否需要進行休息和娛樂。
自我感覺良好的狀態:因為想逃開不想做的事情而休息、娛樂,但沒有覺察到逃避的情緒是從何而來,也沒有思考哪些事可以讓我們不會想逃,休息和娛樂變成麻木自己不去感受的方式之一。
●對自己的感受與看法
接納的狀態:我們可以清楚地看見自己喜歡與不喜歡的特質,但我們也知道這些面向都有存在的功能,端看我們如何得宜地運用,不急著展現大眾喜歡的那一面,也不緊張地隱藏大眾不喜歡的那一面,以一個既尊重自己、又關懷他人的出發點呈現自我。
自我感覺良好的狀態:認為只有展現完美的樣子才能得到尊重,因此用力地傳達「我很棒!」的訊息給他人,一旦收到批評就會非常生氣或挫折,會急著否認、與對方爭辯:「你說的這個我才沒有!」
相信大家有看出端倪,「自我感覺良好」的人是麻木的、僵固的,想從任何不好的感覺中逃開,忽視缺陷、誇大優點,對外界的批評容易勃然大怒,以防衛的姿態否認一切,繼續逃回安全的粉紅泡泡中,無法前進。
「自我接納」是清醒的、經過覺察與探索後的結果,情緒上會相對來說比較平穩,雖然仍會因為外界聲音有所波動,但接納的人也會認為這些情緒是幫助們更認識自己的過程,而非缺點或不足。
或許,你會發現自己有點像防衛型自尊、有點自我感覺良好,那也無妨,這不是全有或全無的狀態。只要從這一刻開始覺察,並試著對自己坦承,你就已經正在接納自己,就有機會離開過去讓自己過度努力、越來越累的惡性循環,踏上身心輕盈、平衡的人生旅途。
附上心理測驗網址:
www.bookrep.com.tw/activeimg/project/defaultlife/
本文出自方舟文化《活出你的原廠設定:正視內在渴望,完整接納最初始的自己!》一書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