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連日梅雨炸彈,全台都受到大雨襲擊,大雨過後竟有人發現手指、腳趾側開始出現小水泡,周圍皮膚泛紅,並且有灼熱感,尤其搔癢難耐,感到十分困擾,於是求助於中醫師。經過診斷發現是罹患汗皰疹,發生汗皰疹除了跟體質、壓力季節變化有關以外,也可能因為接觸性過敏而引發。

dooftw-imagebillboard-ff4exf4x0938x0330-m.jpg
dooftw-hotbillboard-163cxf4x0535x0220_m.jpgdooftw-hotbillboard-4bcdxf4x0535x0220_m.jpg
MJBOX多用途隨身包 多款選擇/附背帶行李箱24吋 ABS材質 迷宮系列【Just beetle】行李箱24吋 ABS材質 米字英倫系列【Gate 9】行李箱28+24+20吋 ABS材質 晶鑽系列【Bear Box】Gate9 經典世紀足球系列 28+24+20吋 行李箱 旅行箱❣預購款

梅雨炸彈濕氣排不掉,竟誘發汗皰疹!中醫:茯苓、薏苡仁健脾胃,幫助水分代謝好幫手© 由 華人健康網 提供 梅雨炸彈濕氣排不掉,竟誘發汗皰疹!中醫:茯苓、薏苡仁健脾胃,幫助水分代謝好幫手

1名從事清潔打掃工作的蔡小姐,近來因大雨不斷,不料發現自己的手足指側及手背,出現串生顆粒狀的小水泡。並且病灶的周圍皮膚泛紅,還有輕微灼熱感,數日後搔抓後水泡便破損,周圍膚色更顯得紅灼熱,局部搔癢難耐,就醫後被診斷為汗皰疹。

汗皰疹是急性且容易反覆發作的病,好發於手指側緣、手掌及足底。在夏季尤其是雨季較常見。© 由 華人健康網 提供 汗皰疹是急性且容易反覆發作的病,好發於手指側緣、手掌及足底。在夏季尤其是雨季較常見。

汗皰疹好發於手指側緣、手掌及足底,容易長小水泡

衛生福利部臺北醫院中醫科主治醫師賴博政表示,汗皰疹是類似濕疹的皮膚病,通常在皮膚上出現叢生而厚實的小水泡,發病的原因與機轉並不清楚,一般認為是和體質、情緒、接觸過敏原等有關。汗皰疹是急性且容易反覆發作的病,好發於手指側緣、手掌及足底。在夏季尤其是雨季較常見,此疾病的特點是極為搔癢,不定時發作,小水泡會逐漸融合變大,搔抓後破皮,久則脫屑。

中醫:汗皰疹發生與體內濕氣有關,濕熱鬱結在膚表容易發生汗皰疹

賴博政中醫師指出,中醫早期就有類似的記載,明代古書《外科正宗》就曾提到汗皰疹又稱田螺泡,「多生手足,忽如火燃,隨生紫白黃泡,此脾經風濕攻注,不久漸大,脹痛不安……」,可以說是描述的十分貼切。

日常生活中有些不起眼的食物可以健脾胃,幫助水分的代謝,預防汗皰疹,可說是有小兵立大功的功用。其中最具代表的中藥材包括茯苓、薏苡仁。© 由 華人健康網 提供 日常生活中有些不起眼的食物可以健脾胃,幫助水分的代謝,預防汗皰疹,可說是有小兵立大功的功用。其中最具代表的中藥材包括茯苓、薏苡仁。

中醫是如何看待汗皰疹呢?賴博政中醫師表示,中醫認為汗皰疹發生的原因,與人體內部濕氣有關係,《黃帝內經》提到「諸濕腫滿,皆屬於脾」,一切水分在體內布輸與中醫的脾息息相關。濕可以分為外濕和內濕,長期處於潮濕的環境,尤其在夏天梅雨季節過後,天氣悶熱,濕熱就容易鬱結在膚表,更容易得到汗皰疹。

倘若飲食不節制,經常暴飲暴食,進食時間不固定,或是常喝冷飲,過度食用油炸、辛辣、滋膩等重口味食物,時間一久後,腸胃消化吸收的功能必定受到影響,而這一些飲食習慣容易造成水濕代謝受阻,多餘的濕氣便無法順利排出。

預防汗皰疹:健脾胃、幫助水分代謝

應該如何排除濕氣、預防汗皰疹呢?賴博政中醫師表示,日常生活中有些不起眼的食物可以健脾胃,幫助水分的代謝,預防汗皰疹,可說是有小兵立大功的功用。其中最具代表的中藥材包括茯苓、薏苡仁:

茯苓

在市場常見的四神湯、茯苓糕等,取的就是中藥材常用的茯苓。茯苓甘、淡,平。歸心、脾、腎經。具有健脾滲濕的作用,避免過多濕氣累積,而且,茯苓作用緩和,沒有特別偏性,各種體質均可食用。

薏苡仁

薏苡仁也是常見的中藥材,性味甘、淡、微寒。歸脾、胃、肺經。也具有淡滲利濕的作用,但須注意的是薏苡仁較寒,若體質較虛寒,在食用上較需注意,不宜過量。

【避免汗皰疹3要訣】

最後,賴博政中醫師提醒,若要避免汗皰疹,除了可以多食用上述食材,平時還應養成以下良好的生活習慣:

1.接觸皮膚的衣服,最好是棉質衣物,因為比較容易吸汗,若是流汗過度應適時更換。

2.在家時穿拖鞋而不要赤腳踩地行走,避免直接和地板接觸。

3.梅雨季外出可多備乾淨、乾燥的鞋襪,替換掉被雨水浸溼的鞋襪,能保持皮膚的乾爽舒適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gien69801 的頭像
    gien69801

    MJ小天地美容健康網~

    gien698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