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早安健康/高田祐希(脊椎神經治療師、醫學氣功師)】
有效改善膝蓋痛的飲食
健康源自於吃進嘴裡的食物
古希臘時代的醫師— 希波克拉底(Hippocrates)說:「讓食物變成你的藥,讓藥變成你的食物。」、「食療與運動能夠治病。」
現代有許多電視節目、書籍、網路資訊等提倡「藉飲食與運動邁向健康」,但是沒想到希波克拉底在兩千四百年前就已經如此斷言,令人驚訝。
就算知道不能輕忽飲食,但是市面上流通的資訊錯綜複雜,令人不曉得該相信哪一項才好。
所以最重要的,就是必須勤加留意自己的身體變化,了解自己的體質、適合與不適合的食物。這裡會搭配中醫觀點介紹有助於改善「疼痛」的食物攝取方法。
對身體好的食材中,最知名的就是下列的「豆堅藻蔬魚菇薯」。
- 豆類=大豆、毛豆、黑豆、紅豆、納豆、豆腐、油炸豆皮、味噌等大豆加工品。
- 堅果類=芝麻、核桃、杏仁、花生、腰果、奇亞籽等。
- 海藻類=裙帶菜、鹿尾菜、昆布、海蘊等。
- 蔬菜類=黃綠色蔬菜、淺色蔬菜。
- 魚類=白肉魚、紅肉魚。
- 菇類=香菇、舞菇、杏鮑菇、姬菇、蘑菇等。
- 薯類=馬鈴薯、番薯、芋頭、日本山藥、蒟蒻、木薯等。
改善膝蓋痛所需的減重
看了「豆堅藻蔬魚菇薯」的內容後,各位是否有注意到什麼呢?那就是裡面不含肉類(牛、豬、雞)與乳製品,且脂肪含量都很少。再去掉魚肉的話就成為現在備受討論的「素食」飲食,我個人也對這種飲食方式很有興趣,所以立刻就著手嘗試。
我確認了個別食材的效用,蛋白質也僅選擇了以大豆加工品為主的植物性蛋白質。
為了避免鐵質攝取不足,所有食材都食用了偏多的量,同時也大吃蔬菜,結果體重依然減輕了。最重要的是就算剛用過餐,仍覺得身體相當輕盈。
不只減肥降低膝蓋負擔,也要避免身體太冷引發疼痛!下一頁專家告訴您:這類食物真的不能多吃
我並沒有完全敵視肉類與乳製品,但仍銘記過度攝取對身體不好的準則(有時候仍會不小心吃太多),速食也控制在偶爾吃一下的程度。據說要執行「禁食」這種養生法之前,也會先將飲食原則改成「豆堅藻蔬魚菇薯」。
有膝蓋痛困擾的人,看醫生時一定會被要求減重,而這挺令人傷腦筋的對吧?
想要減重的話,對食物多下工夫會比運動更快、更有效率,只要幾天就能夠看見變化了。
讓身體降溫的食物與甜食,容易引發「疼痛」
我還記得以前去印度的時候,還因為當地甜點太甜造成牙痛。我曾在泰國住過一段時間,那裡的點心同樣非常甜。當時我以為食物甜一點比較耐熱,所以這些炎熱的國家會藉此延長保存期限,但是學了中醫後才發現不只如此。
中醫在看待藥膳時,會依食材的氣與性區分為「寒」、「涼」、「溫」、「熱」、平」這五種,氣候炎熱的國家所產水果(香蕉、芒果、葡萄柚、奇異果等)通常屬於讓身體冰涼的「寒性」,而台灣會在夏季食用的西瓜、苦瓜也屬於「寒性」。
「涼性」的作用比「寒性」微弱,再加上夏季時需要冷卻身體,也必須補充必要水分以緩解口渴,所以像豆腐、冬瓜、黃瓜、茄子、麥茶與綠茶等,都很常在炎炎夏日食用的對吧?
消化系統不好、呼吸系統不好、生殖系統有問題的人,以及有頭痛、肩膀僵硬、膝蓋痛、腰痛、神經痛等問題的人,就可能是身體會於冰涼造成的(可參考「溫性」=糯米、韭菜、雞肉、牛肉等。「熱性」 =羊肉、胡椒、辣椒與山椒等。「平性」=豬肉、大豆、高麗菜、蒜頭、牛奶、蛋類等。※ 部分分類依資料而異)。
台灣的潮濕環境會讓身體積水、更容易不舒服!下一頁看看專家推薦用哪些食物來幫身體除濕吧
此外食物也可以依滋味分成五類,分別是「酸味」、「苦味」、「甜味」、「辛味」、「鹹味」,其中「甜味」適度攝取可帶來滋養的效果,此外還能緩和緊張、消除疼痛、恢復疲勞,但是過度攝取卻反而會造成身體冰涼與疼痛。營養攝取不足的時候(尤其是夏天),很容易只想攝取甜味,但是這麼做卻只會增強倦怠感。而屬於甜味的食材包括穀類、水果、蜂蜜與砂糖。
有助於排出身體積水、讓肌肉運作更順暢的鉀
台灣屬於島國,受到海水環伺且溼度偏高,因此具有比較難排出體內水分的傾向。沒辦法好好進行「水分代謝」,就會使身體呈現在過度積「水」的狀態,遇到溼度高的梅雨季節特別容易不舒服。不只有梅雨,近年的梅雨也異常炎熱、溼度也偏高。
身體過度積水會引發身體「冰涼」。身體冰涼也分有不同類型,主要有「四肢末梢型」、「內臟型」、「全身型」,但是有時也會出現「混合型」與「邪熱型」。儘管臉部或上半身熱得直冒汗,身體卻覺得冰涼時,主要可能是壓力與自律神經混亂造成的。雖然所有類型的身體冰涼都源自於運動量不足,但是首先仍請著眼於能夠幫助排出身體積水的營養素─「鉀」。
屬於人體四大必需礦物質之一的鉀,與體液平衡或滲透壓調整、神經刺激傳導、肌肉收縮有密切的關連性,此外鉀能夠抑制腎臟對鈉的重新吸收,使其隨著尿液排泄,所以有助於降血壓。鉀是有名的抗水腫營養素,但是光憑鉀是不夠的。
富含鉀的食品如下:
- 豆類=納豆、大豆、紅豆
- 海藻類=裙帶菜、鹿尾菜、海苔
- 蔬菜=菜脯、菠菜、南瓜
- 魚類=鰺魚、藍點馬鮫、沙丁魚
- 薯類=日本山藥、芋頭、番薯、馬鈴薯
- 水果=酪梨、香蕉、美濃瓜、柿餅
由此可以看出,鉀多半存在於蔬菜、水果、豆類等,幾乎與「豆堅藻蔬魚菇薯」重疊。日常多留意鉀的攝取以排出體內多餘水分,也有助於滋潤肌膚打造美肌,堪稱一舉兩得。由於「疼痛」與「冰涼」息息相關,所以請各位重新審視自己的飲食內容吧。但是不能因為水果富含鉀就過度攝取,畢竟南方島嶼生產的水果多半「過甜」且會造成「身體冰涼」。
想用運動保護膝蓋?千萬不能忽略飲食補充!下一頁專家告訴您運動前中後保護膝蓋的飲食重點
運動前後需多攝取蛋白質
在身體營養不足的飢餓狀態運動,肌肉很容易受傷,我的膝蓋似乎就是因此惡化的。原本用來維持或修復肌肉用的營養素,在運動時會化為能量消耗掉,因此運動後肌肉都已經受傷了,這時不管攝取多少蛋白質與鹽巴都為時已晚。沒有多留心運動時的水分補給,也是我的一大敗因,因為這正是造成疼痛、發腫、積水的原因之一(最根本的原因則是O型腿)。
自從我下定決心要自行改善膝蓋痛之後,就必定會在運動前30分鐘攝取蛋白質與醣類(飯糰等),有時也會改成服用藥錠狀的營養食品,運動過後也必定會攝取蛋白質。或許正因如此,現在的我連運動隔天的早上,膝蓋也不會不舒服。我就這樣搭配吃進口中的食物,從身體深處徹底消除了「疼痛」。
本文摘自《10天擺脫膝蓋痛》/高田祐希(脊椎神經治療師、醫學氣功師)/采實文化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