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May 01 Mon 2017 11:57
廢物排光就不易累!薑蒜等10食物,活化肝臟助排毒
- Apr 28 Fri 2017 10:39
菠菜、蘿蔔吃錯也會致癌!防癌就要和這些食物一起吃
【早安健康/黃馨瑶編譯】大家都知道要多吃蔬菜,衛生署也建議,成年男性每人每天應攝取9份蔬果、而成年女性則應攝取7份蔬果(1份生菜約100克、1份水果則是1顆拳頭大小)。但日經woman報導,蔬菜內含的硝酸鹽,進入人體之後可能會轉換為致癌物亞硝胺!而要避免蔬菜致癌,只要多攝取維生素C、E,就能抑制致癌物生成。
常識:蔬菜抑制癌症?
許多臨床實驗都已證明,蔬菜具有抑制癌症的作用。
例如花椰菜、小松菜等十字花科的蔬菜,具有防癌物質I3C、DIM;黃綠色蔬菜能活化維持細胞正常機能,抑制腫瘤的RNF基因;攝取洋蔥則能降低罹患大腸癌、卵巢癌、前列腺癌、胃癌等癌症的機率。
除了癌症外,蔬菜內的鉀,能促進排出鈉,預防及改善高血壓,降低心肌梗塞機率。綠色蔬菜中的葉綠素,能幫助身體排出農藥、重金屬等有害物質,還能幫助肝臟分解排除有毒物質。
由此可知,多吃蔬菜好處多多,但其實一不小心,蔬菜也可能產生致癌物質。
非常識:蔬菜也可能致癌!?
蔬菜中含有硝酸鹽,當硝酸鹽碰上海鮮等食材中所含的胺,就易轉換成亞硝酸鹽。而亞硝酸鹽會在體內轉換成致癌物質「亞硝胺」。
值得一提的是,菠菜、白蘿蔔、白菜中的硝酸鹽,就算不跟魚類等海鮮一起食用,也可能藉由口腔中的細菌,轉換為亞硝酸鹽。
但菠菜補鐵、白蘿蔔抗癌、白菜顧腸胃,各個都是營養的蔬菜,不吃可惜,那麼該怎麼做才能避免營養蔬菜致癌?
關鍵就在「搭配」吃法
除了避免吃蔬菜時搭配海鮮類等含胺的食物,抑制亞硝胺生成,還有個十分簡單的方法。那就是攝取能抑制亞硝胺的維生素C、維生素E。
也就是說,在食用含有硝酸鹽的綠色蔬菜、白蘿蔔、白菜時,和富含維生素C的新鮮蔬菜水果、富含維生素E的堅果和油一起食用,就可避免致癌物生成。
◎富含維生素C食物:甜椒、檸檬、花椰菜、苦瓜、綠茶…
◎富含維生素E食物:杏仁、橄欖油、南瓜、松子、酪梨…
沙拉如何吃出健康
吃沙拉時,可選擇富含維生素C的柑橘類果汁,或是富含維生素E的橄欖油,代替美奶滋、千島醬。還可加入酪梨、杏仁、核桃、南瓜子,補充維他命E或Omega-3、9等不飽和脂肪酸。
此外,不同顏色的蔬菜,具有不同的療效,例如紅色蔬菜具有茄紅素,能抗癌、抗老化;橘色蔬菜含β-胡蘿蔔素,能提升免疫力、顧眼睛;紫色蔬菜含花色素苷,能抗癌、防失智,吃沙拉時,可多注重顏色搭配,如此一來不但美觀,還能更健康。
- Apr 27 Thu 2017 11:14
無法執行運動計畫?4步驟讓你持續運動
- Apr 26 Wed 2017 10:25
跪著側伸展就能平衡自律神經,5分鐘解暈眩!
- Apr 25 Tue 2017 10:31
多雨濕氣重,小蘇打等3除濕好物讓家裡乾爽不發黴
- Apr 24 Mon 2017 09:55
40歲開始代謝下降!5種邊吃邊瘦的燃脂食物
【早安健康/張維庭編譯】以往想到減肥時,多半會想到挨餓的節食法,然而日本中醫藥膳師岩田麻奈未表示,現在的減肥潮流是好好吃飯,選擇健康食材打造代謝良好的易瘦體質!由於採用不減少食量的減肥法,日後也不會有營養失調和恢復正常飲食後,容易復胖的問題。代謝開始下降的40歲,更是需要知道能夠邊吃邊瘦的食材,促進脂肪燃燒、幫助提高代謝以及整腸排毒,透過大麥、芥末、魚類料理等等,保持良好的健康體態!
提高代謝促燃脂的5大食材
1.香味蔬菜 、辛香料
善用能促進脂肪燃燒的薑、芥末、辣椒等香味與辣味蔬菜,能刺激交感神經,促使脂肪燃燒,提高代謝。日式料理中常使用的芥末含有6-MITC化合物,能抗氧化,並具有排毒效果,能幫助瘦身。
而日常裡除了將辣椒、薑加入料理之中外,也可把肉桂粉和薑加入咖啡和紅茶之中飲用,有助於改善寒性體質,提高基礎代謝率。
2.主食換成大麥
大麥水溶性膳食纖維比糙米多8.5倍,是近來被認為能夠穩定血糖、幫助整腸的熱門健康穀物,而精緻的白米中沒有水溶性膳食纖維,想要瘦身時,可將主食換成大麥。
此外,也可把水煮的大麥適量混入優格或是牛奶之中當作早餐,既有飽足感,又能消除便秘、改善腸道環境。
- Apr 21 Fri 2017 12:54
半年洗一次就好!紗窗用這個擦,不沾灰塵
- Apr 20 Thu 2017 10:52
水沒喝對,每天8杯也不管用!中醫師:這3種水別喝
- Apr 19 Wed 2017 13:21
全身關節痛都與髖關節有關,兩招強化立即改善!
- Apr 18 Tue 2017 10:52
更年期女性注意!6大症狀及早揪出婦科癌症
【早安健康/高政南醫師(內科內分泌專業醫師)】
・更年期預防癌症很重要
更年期防癌已成為人類延長壽命的關鍵。那麼,預防癌症應從哪些方面做起呢?應該大力開展全民特別是中老年人的防癌教育,使每個人都具備一些腫瘤防治知識,這對於預防癌症來說是相當必要的。其次要講究衛生,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,積極運動,增強體質,提高機體的防病、抗病能力。
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飲食衛生,不吃過燙、過熱、刺激性強、難以消化、黴爛變質的食物,以預防食道癌和胃癌;保持口腔衛生,養成早晚刷牙的習慣,及時治療各種口腔疾病,糾正鑲配不適合的義齒,避免舌或牙根經常受到刺激和損傷,可有助預防牙齦癌和舌癌;戒除煙、酒可有益於預防消化道腫瘤和肺癌;晚婚、晚育、注意性器官和性生活衛生,可以預防子宮頸癌;儘早割除過長的包皮以預防陰莖癌。這些都是預防癌症行之有效的措施。
還要重視各種慢性病的治療和隨診。許多癌症起初並不是癌,而是由一些慢性病發展而來,所以,治療慢性病就能預防癌症的發生。又因為癌的早期症狀極易與某些慢性病的症狀相混淆,因此,應經常去醫院回診,做必要的檢查和治療,切莫不當回事。
積極治療癌前疾病。密切觀察和治療可能癌變的良性疾患,如發生在口腔、外陰等部位的粘膜白斑;經久不癒的慢性潰瘍、瘺管;易受摩擦部位如手掌、足底、頸項等處的色素痣等;久治不癒的慢性胃潰瘍、胃腸道息肉樣腺瘤、萎縮性胃炎;其他如睾丸異位、慢性遷延性病毒性肝炎、肝硬化等均有癌變的可能,不容忽視,應予以積極治療,爭取及早排除這些潛在的危險因素。
保持情緒樂觀,精神愉快,調動身體的抗病能力。研究證明,精力充沛、樂觀開朗的人,體內抵抗疾病和癌症的T淋巴細胞處於高水準。定時參加健康檢查,並積極進行自我檢查。
在癌症預防中,熟悉常見腫瘤的早期症狀和信號,經常、自覺地進行自我檢查尤為重要。自我檢查可稱為抗癌的第一道防線,自我檢查不需任何器械,全身的表淺部位,如皮膚、皮下組織、顏面、口腔、甲狀腺、乳腺、腹部、外生殖器等處,均易於自我檢查,如發現可疑的無痛性包塊,應及時就醫,實現早診斷和早治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