記者鍾志鵬/臺北報導
攝護腺癌是男人的隱形殺手,偏偏一開始無感最要命。和信治癌中心資深護理師許承先在三立新聞網「奕起聊健康」節目中指出,根據10多年的護理經驗。提出6點警告男人,不想性功能受到影響,要在攝護腺癌開始之前就預防它。尤其這3種男人最危險。
〔健康頻道/綜合報導〕手腕是維持手部正常運動的重要部位,但近日一名平常有健身習慣的男同學卻出現左手腕疼痛、握力變差,甚至連扭毛巾、轉門把都無法正常進行的狀況,經檢查後才確認為「三角纖維軟骨」撕裂傷。
中正脊椎骨科醫院骨科醫師廖志祥在臉書專頁「骨科廖志祥醫師-運動醫學講堂」發文指出,三角纖維軟骨是由三角纖維軟骨及周圍的韌帶組成,位於手腕尺側(靠小指側),是穩定手腕重要的組織,因此又別名為「手腕的半月板」。
〔健康頻道/綜合報導〕隨著台灣人口老化,中老年運動成為關注話題,有人選擇登山、騎腳踏車、打球,有的愛在公園做體操、跳舞,假日河濱步道更常見全家出動一起健走,但是做這些運動就能預防肌少症嗎?運動醫學科醫師解析長輩適合做哪些運動?並開出預防肌少症的運動處方!
聯新國際診所運動醫學科、復健專科醫師吳易澄在臉書粉專「吳易澄醫師-運動醫學 復健醫學」及部落格發文指出,肌少症的主因之一是老化,肌少症不只是肌力減少,肌肉量、爆發力和功能能力都會變差,有些藥物例如睪固酮、某些雄性激素、生長激素和胰島素生長因子等,研究發現可能可以增加肌肉量,但帶來的副作用太大,不建議使用,真正有用且治本的方式仍是運動跟營養。
〔健康頻道/綜合報導〕退化性關節炎是每個人早晚會遇到的疾病,近幾年因為路跑活動盛行,早發型膝關節退化性關節炎也越來越多。運動傷害醫師呼籲,在軟骨磨損之前,提早針對膝關節的韌帶和肌肉做好保護與增強措施,你的膝蓋不但不因運動過早退化,甚至還可能越來越年輕!
〔健康頻道/綜合報導〕「好像沒有骨頭!」你的孩子會寫功課沒坐多久就彎腰駝背嗎?為何現在小朋友容易不耐久坐呢?兒科醫師說,在門診中看過甚至才小學就已經脊椎側彎的孩子。想要解決坐姿不良其實不難,就是給孩子充分的體能活動時間!
柚子小兒科診所醫師歐淑娟在粉絲專頁「兒科女醫艾蜜莉-歐淑娟醫師」發文指出,孩子因為各種原因缺乏運動,結果就是不耐久坐、坐姿不良、彎腰駝背,有時候甚至因此沒辦法好好寫功課、唸書。根據美國運動醫學會的運動處方指引,建議兒童運動的安排如下: